北京万户已为主体信用修复开展今年经营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贾珺)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,今年经营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,主体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开展信用提升行动,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增信、信用修复提质,北京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今年经营据了解,主体今年以来,开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信用修复对18.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。北京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畅通线上线下修复双渠道,今年经营对于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的主体,无须提交证明材料,开展简化信用修复材料。信用修复全面压缩信用修复时限。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进“在线申请+数据核查”的修复方式,实现信用修复“网上办、零见面”,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。2023年以来,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其中,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“跑腿”时间3100小时。同时,开展多平台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修复机制,建立“多口受理、协同处理、一次办成”机制,经营主体可实现“一次申请,同步撤下”,今年以来,已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。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,在年报公示、信用惩戒、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环节,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发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。
设置信用惩戒“缓冲期”,对于首次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经营主体,符合条件的不予执行有关信用惩戒措施或实施相关行政处罚,对因受灾情影响暂时失联的经营主体,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截至目前,对18.1万户经营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,10285户经营主体在缓冲期内主动进行了报送,避免信用受损。
实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错,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经营主体一般状态信息有误,或重要信息存在非主观故意明显错误的,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,允许修改,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即时信息自我纠错,今年已有693户次主体主动自我纠错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
相关阅读
- 公示!全红婵、盛李豪、黄雨婷等,拟被保送
- 肇庆高要荔枝村:祠堂飘书香,打造乡村文化新空间
- 链接来了,遂溪海红香米在这里购买
- 广东21地市公布上半年GDP:5地市增速跑赢全国,揭阳领跑全省!
- 我市交警部门举行“守法文明骑行 畅行平安宿城”倡议宣传活动
- 山海为友,原生农旅
- 34场名家等你来!2024南国书香节名家活动开始预约
- 广东积极推进豇豆绿色种植技术
- 《毁灭战士:黑暗时代》Steam获玩家“特别好评”
- 诗意乡村遍南粤!广东乡村价值发现大赛邀你探索岭南乡土之美
- 茂名信宜贵子镇:乡村增“颜”提“质” 寻回传统村落古韵味
- 聚力拓销售,打品牌!从化荔枝公益广告登陆长三角水果市场
- 48亿人次!春运过半,创新高
- 试种成功! 网红果脆蜜龙眼开启市场化布局
- “乡”约七夕,来中山村K会才子佳人!
- 柑橘黄化如何破局?“农技大讲堂”走进典型村解难题
- 选民宿缘何沦为“拆盲盒”
- 寻找制茶大师!广东省农事运动会茶叶加工技能大赛即将启幕,我们英德红茶谷见
- 滴~ 这一站,中山村K首场海选赛
- 柑橘黄化如何破局?“农技大讲堂”走进典型村解难题